伊春好人事迹展(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梳理基层道德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引导公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20年第3季度线上“伊春好人发布仪式”于今日正式启动。
平凡岗位的坚守与奉献


代学琴,女,1950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原红星街道副主任,退休后被居民选举为东升社区网格长。在此期间,代学琴同志积极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上门走访,搞好摸底。社区承载着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石,而社区网格长则肩负着联系政府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为了准确掌握网格居民的基本情况,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代学琴经常下到社区走访居民。在入户采集信息时,大部分居民白天由于工作原因家中经常没有人,因此,代学琴经常利用晚上及双休日时间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和记录社区居民的家庭成员、人员类别、服务需求以及矛盾隐患,现在随意提起辖区一户居民,代学琴都能张口就来,大家都称她是活档案、活地图。
心系群众,排忧解难。社区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代学琴每次入户走访时,遇到的问题能当场处理的就绝不拖延,当时处理不了的就及时向社区领导汇报,不遗余力地协调解决,对于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及时的给予居民一定反馈信息,获得居民的充分理解。她说话办事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认认真真的为居民做事,踏踏实实的为居民服务。居民有事都爱和她说,诸如水管破裂、停水停电、吵嘴打架,大家都会找她,代学琴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解决。居民刘某夫妇因家庭琐事而争吵,二人冲动之下要去办理离婚手续,代学琴得知后耐心劝解,二人最终和好如初。代学琴常说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当居民有难、有烦、有忧时,能想起我,这就说明他们信任我,也说明我的工作做到位了,我热爱这份工作,为了这些居民,再累我也心甘情愿,再累也值!”由于她经常热心地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做实事,所以社区里的居民不论年龄大小,熟识她的都亲切地叫她代大姐。
为民服务,彰显担当。对网格内的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代学琴都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倾心相待。无论平时工作多忙,她都会抽时间去看望这些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为老人过生日等,送上自己的一片爱心。网格居民孙明革,患小儿麻痹症,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平时生活靠低保和弟弟一家接济照顾。了解到孙明革的情况后,代学琴从家里拿来丈夫新买的衣物送给孙明革,并把他的情况向社区领导汇报,社区领导联系区人大、区残联进行走访,为孙明革送上轮椅、慰问金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困难。今年春节以来,新冠疫情肆虐,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都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役中,七十多岁年的代学琴同志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充分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从细致摸排、宣传引导再到数据汇总、心理疏导,她都认真负责、全心投入,每天坚持十多个小时,冒着随时都有被传染的危险,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中,用她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代学琴同志经常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思想上不能退,对党的信仰不能退,为了党的事业我要发挥自己的最后一点余热。”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代学琴同志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业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居民服务,让居民满意”的工作宗旨,她把对社区的情和对居民的爱,全部倾注在了自己的网格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扎根乡村沃土 无悔立德育人


樊广春,男,1963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箐山县朗乡中学数学老师、教导主任。1984年10月,高中毕业的樊广春在家乡零公里学校做代课老师,从他步入教育之门那日起,便为山村的孩子们搭起追寻梦想的舞台。风雨剥蚀、寒暑交替,笔挺变驼背,青丝转白发,感叹的是青春之短暂,无悔的是青春之奉献。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青春韶华之年的樊广春先后担任小学、初中阶段班主任,尽最大限度完成多学科教学任务。由于勤学上进,认真教学,大胆尝试,于1991年在朗乡局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林业局赴伊春参赛,取得可喜成绩。1994年8月,樊广春放弃了局址中学优厚的待遇,优越的教学条件、交通条件、住宿条件、生活条件,义无返顾的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全局21所小学教学质量最薄弱的长远林场小学,担任毕业班数学老师和学校临时负责人。长远学校只有9名老师和一名校工,人少课程多,他就一边指导老师备课,一边上毕业班的数学课,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校长和保姆,整天忙得不知疲倦,被老师们尊称为长远“铁人”。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在1996年小学升初中考试中,长远小学三率进入局前6名,荣获全局先进学校。他本人也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在山场所学校,樊广春老师一教就是16年。
勤廉皆备,爱心育人。2000年,随山场学校撤并,樊广春来到朗乡局第二中学任教,他对学生一视同仁,用微笑传递知识,用爱心培养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樊广春老师的从教诤言;“捧着一颗心到来,不带半根草回去”是同行对他真诚的赞誉。一直以来,樊广春总是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两袖清风,师德高尚,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在全市中考中,他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分数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改潮头,勇做先锋。2008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朗乡局第二中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市开始鼓励各校试行教学改革,但已经习惯了常规讲授的教师们,又有谁愿意放弃既得的熟练的教学方法,转而去摸索新的方法呢!困难之时,樊广春成为了尝试课改的排头兵。当时有人戏称:老樊这是老黄瓜刷绿漆,要焕发青春啊。可樊广春却是义无反顾地担起了教学改革实验班的责任。艰辛地付出自会迎来丰收的喜悦,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实践,樊广春所带领的课改实验班在全校期末考试中彻底改变了许多人对课改的质疑,他们班级的成绩从学年组第六名一跃升至年组第二名,而且班级的学习氛围更是得到了所有班级任课教师的一致认可。面对这一喜人成绩,学校领导更是坚定的执行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平凡岗位写人生 爱岗敬业讲奉献


花蕊,女,1979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8年9月参加工作,目前在大箐山县带岭小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导处干事,曾多次被评为区级、校级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花蕊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她率先垂范、勤奋积极,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她养成了自强不息、勇挑重担的精神,用敬业爱岗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谱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敬业奉献之歌。
作为学校教导处干事,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工作当中,在工作之余她认真学习新思想、新精神,学习新课程理论,强化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在课堂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花蕊同志主要负责学校学籍管理和各种报表的统计工作。上级要求上报的各种报表多而繁杂,而且上交时间紧、任务重,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都比其它单位多,统计起来也比其它单位花费的时间多,她从未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认真完成各项报表工作。特别是改制后十多个学校合并在一起,教职员工多,情况复杂,许多退休的教师都没接触过,也没有联系方式,因此,她充分地发动身边人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有时一天的电话、微信达到上百条。对于每一个退休教师的咨询都态度和蔼、认真解答。以单位为家,以工作为重,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她来说,没有周末、没有业余时间,更没有假期,随时待命,无怨无悔。有时为了赶材料,她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孩子交给爱人带,生病的母亲由父亲独自照顾,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的时候,她总是笑呵呵的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无论什么时间,什么难以处理的工作,任何同事需要帮忙、向她求助,她总是笑脸相迎、认真对待、耐心讲解、及时处理,从不推脱和抱怨。有一次她刚刚下班走到家,同事有件着急的工作要处理,二话没说,马上投入工作,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才发现饭都没有吃。有时即使不属于她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只要别人找到她,她也会热心帮助,绝不拒绝和计较,她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还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她舍小家而顾大家,总是把工作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都在考虑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给老师们减负担,不给领导找麻烦。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她耐心指导教师线上授课工作,同时负责培训教师线上授课软件的安装使用和调试,经过多次模拟测试和耐心讲解,使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线上教学的基本操作。在这次学校疫情防控演练中,花蕊同志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负责各种疫情材料的设计和打印,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花蕊同志始终把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付诸于行动之中,时刻坚守在教育一线,无惧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螺丝一样,紧紧地把自己拧在任务最繁重的地方;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把自己钉在教育工作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实现着自己人生价值,彰显了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
防控一线的“花木兰”


李筱璐,女,1978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现任伊春市公安乌翠
分局交警大队教导员。2012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乌翠区疫情防控一线战场上,共有四名女交警,李筱璐就是其中一员,与其她女交警不同的是李筱璐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李筱璐家孩子今年面临高考,此时正处于高考的冲刺阶段,正是需要母亲陪伴和照顾的时候,而他的丈夫此时也在疫情防控一线战斗着。作为一名女交警,李筱璐没有选择自己的小家,而是在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申请到抗疫前线去战斗。她对领导说:“家里的事情我会解决,现在要以大局为重。我是人民警察,更是共产党员,就应该起带头作用,就应该出现在最需要我的地方。”
于是,李筱璐带着职责和使命奔赴到乌马河驾校车辆、人员检查卡口,担负起对过往车辆、人员、物品查控和引导外来人员前往体温检测站开展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职责。工作中,李筱璐不但没有因性别的差异而影响到疫情防控工作,相反,李筱璐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认真细腻和独有的刚毅果敢,带领身边战友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的“战斗任务”。卡口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阻断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我们要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守好乌翠区的东大门,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提高大家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她经常用这句话提醒一起执勤的民警。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她经常在寒风中简单吃一口饭就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2月11日起,黑龙江省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降雪预警、大风预警、寒潮预警、道路结冰预警,恶劣的天气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室外零下30几度的天气,她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警服经常被寒风打透,口罩因呼气结满冰霜,即使这样她依然默默坚守岗位。在开展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不忘为驾驶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进而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识和科学防控能力。疾风知劲草,战“疫”显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李筱璐用她的坚守和付出不仅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赞许和认可,更用她的忠诚与担当为乌翠区决胜疫情防控总决战开辟出了一片稳固的前沿阵地。
(来源:伊春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