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秋芝,女,嘉荫县保兴镇中心校的教师。自从1990年走向工作岗位。她一直工作在保兴镇中心校。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语文数学教学。

种秋芝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一干就是30年。教学工作中以“四心”为目标,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积极进取。

一、事业心
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讲解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是课改的先导。为此,她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上网多听名师的课。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在2014年 “嘉荫县小学毕业年级质量分析暨经验交流会”上,作《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的经验交流。2018年10月,她做了甲状腺手术,没有完全康复就回到了学生身边,因为她离不开学生,学生也离不开她。

二、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她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及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文明守纪,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注重建设和不断完善班级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班级管理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班级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现自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融洽师生关系。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朗读比赛、作文竞赛、手抄报等比赛中学生都表现优秀,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对于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她把真诚的爱给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课后及时跟踪辅导。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另外,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一帮一,一对红”使优生能力得到培养,学困生成绩得到提高。
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随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点滴进步;为家长开展讲座,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营造了家庭教育学习氛围,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定期搞好亲子活动,拉近了老师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三、仁爱心
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班级的马玉霞是个孤儿,她更是特别关心。除了学习上的看护,平时给她买些学习、生活用品。低年级的时候给她梳梳头,洗洗衣服,剪剪指甲,让孩子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家一般的温暖。平时,她经常和学生聊天,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她教的学生中,住宿生都比较多。她牺牲休息时间看护他们在班级写作业。针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课余时间,陪他们读书,讲故事,做游戏,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多方面的能力。爱学生除了在学习上还有在生活上。平时她特别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尤其是住宿生,晴朗的天气带他们晾被子。让他们住得舒服一些 ,冷天让他们添加衣物避免感冒。如果谁要是头疼发烧,不太严重。她就用物理疗法给挤挤额头。额头上出现了一颗颗的“小星星”。再从平时准备的药匣子里找出药吃上。孩子的病好了,是她最大的快乐。

四、进取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任重而道远,她加倍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工作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读书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坚持写教学随笔。身为学校骨干教师中的一员,她深知“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还与其他骨干教师,经常互相听课、学习。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作为研究课题,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2017年4月撰写的《浅谈提高教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获“中国梦.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 ,并在刊物上发表。

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十年的教学工作使她坚信,用心育桃李一定会桃李满天下。
(来源:伊春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