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一个耕耘的过程,有劳有得固然好,但一味地强调收获,而忽略了耕耘、错过了时令,即使偶有一点点成绩,也会微乎其微,意义不大。
好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刚付出一点点的辛苦和努力,就幻想瞬间得到回报,得到多少回报。全然没有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和良好的格局观念,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受同事的喜欢和尊敬。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不去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坚信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即使不问耕耘的结果,收获也会如期而至。
《庄子·逍遥游》言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如果平日里没有辛勤的劳动,没有充分的准备与积累,想奢望取得成功,显然是不合乎常理的。庄子的这段话,就形象、生动而又精辟的说明了厚积薄发这一真理,所以说,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有付出、有抱负的人,只有耕耘了,才能有收获。
不问收获,不是不想收获,不关心收获,而只是想做好眼前的事,避免步入急功近利的误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再不济的人也想通过自己的劳动以求个温饱和安生,因而始终笃信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这一朴素道理。唐朝诗人贾岛曾作《剑客》一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首诗的气魄和抱负是何等的励志!为了拥有一把好剑,可以隐姓埋名十年去精心打造,而打造宝剑的目的并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荡涤天下不平之事。一般的人显然是没有这般豪气的,但即便我们不能成就宏图大志,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实现个小目标和小成绩还是能够做到、做好的。成大事也好,做小事也罢,关键是得耐住性子,剑得一下一下的磨,事得一点一点的做,急功近利和好高骛远显然都是行不通的。
当今社会上有许多人太过于浮躁、太过于势利、太过于贪婪,只问收获,不求耕耘,不劳而获、见利忘义的思想充斥整个人生轨迹。哪怕仅是做了一点点事情,也要人为的夸大成果、抬高身价,恐怕别人不知道,恐怕自己吃了亏,试想,这样的人谁又敢与之深交?谁又愿意与之共事呢?俗话说的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要你做的事是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就是有意义的和值得称道的,说与不说,大家都会报之于感谢之情和钦佩之举。
之所以倡导“但求耕耘,莫问收获”这一理念,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有那么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一直在为我们起着表率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他们耕耘了,但未必就有收获,因为他们心里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求回报的,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哪怕付出的无人看到、知道,但于他们自己的内心仍是快乐的。(王兴柱)